产品型号:XH-B、XH-BC、XH-BD
光束数:双光束、三光束、四光束
警戒距离:0-300m可选
探测方式:光束同时遮断感知式
工作电压:DC-12V-18V
工作电流:主杆40mA/从杆35mA
响应时间:35ms
报警输出:常开或常闭可选
报警条件:单光束报警或相邻两束光报警,可选
工作湿度:-35℃~~+65℃
相对湿度:≥95℃
变频式互射红外光栅探测器是本司的拳头产品,技术性能处于业内领先地位。畅销全国。本产品由主杆和从杆配对组成。通过两束以上的红外光线构成一个防范平面。当人体穿越该平面遮挡任意相邻两束红外线35毫秒时,就会产生报警信号输出。同时防止宠物穿越引起误报。被广泛应用安排与建筑的门和窗。阳台。围墙等。达到御贼于门外的专业级防范器材。是彻底替代金属防盗网的最佳产品。
一、产品特性
1、过硬材质: 采用优质玻纤板,能够充分发挥各元器件性能,降低PCB板干裂断的发生率。
2、360°旋转调试: 采用无极选择接头设计,360°可旋转,加上内置的声光校对提示功能,灵活应对不同环境的角度挑战,不用担心安装时的准心问题。
3、IPX6防护: 采用“零螺丝”环保创新密封防水设计,防护等级达到IPX6
4、持久耐用: 光栅采用铝合金制外管,并且表面经过电泳工艺技术处理,不仅表面更硬,还有出色的抗氧化、抗老化性能。
5、效率倍增: 内置采用加粗铜线芯使效率提速40%
6、工业级元器件: 具有良好的耐高温与耐低温性充分发挥性能正常运行
7、运行稳定: 采用贴片工艺技术,组装密度高,电子产品体积小,重量轻,可靠性高,抗震能力强,焊点缺陷率低,高频特性好,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。
8、抗杂散光: 专业红外光学透镜,抗干扰强,具有良好防误报能力。
二、配件清単
1、红外光柵一对、2、说明书一本、3、螺丝四颗、4、合格证一份
三、技术参数
四、安装说明
1、设计要求
(1)在设计时,应根据用户对需要防护的区域。选择合适防范高度和防护距离的红外光栅。
(2)不能再主杆和从杆防范平面之间有遮挡物的地方设置安装。
(3)走线应尽可能隐蔽。避免被破坏。若走明线应采用线槽或线管保护。防止老鼠等动物破坏。
2、安装支架
(1)用我司配置的安装小工具。运用杠杆原理。在外盖两侧都轻轻一橇。外盖就会如弹簧-样。
(2)根据光栅螺丝孔尺寸,定位好上管塞支架位置,给支架的螺丝孔作好钻孔定位标志。接着通过钻孔后打入膨胀胶粒。在拧上自攻螺丝钉固定好上支架。再根据光栅尺寸定位好下管塞支架位置。注意:接线端管塞要固定在铝管下方。
(3)用样的方法安装另外一支杆的
下和上管塞支架。
3、线路板接线
(1)根据线路板上的接线端子标识,连接好从杆和主杆之间所必须的同步信号线和电源线,及主杆和有线报警主机的报警信号线和电源线,有报警主机电源供电和外置电源供电两种接线方法。
(3)连接线从底座的缺口处往下出线。再把连接线置放在能避开防拆开关处。以免影响防拆功能。
4、跳线设置
主杆 | J9 | J9断开,线路板防拆开关正常工作。 | 从杆 |
J9合上,线路板防拆开关不起作用,用于安置调试时。 | |||
PL | PL断开,线路板接收管频率为B频 | ||
PL合上,线路板接收管频率为A频 | |||
J1 | J1断开,线路板为带同步 | ||
J1合上,线路板为免同步 | |||
J2 | J2的1.2合上,触发任一光束时蜂鸣器响 | ||
J2的2.3合上,报警输出时蜂鸣器响 | |||
IDC1 | IDC1插常闭端子,报警输出信号为闭合信号 | ||
IDC1插常开端子,报警输出信号为常开信号 |
5、无线录码说明
(1)无线发射模块说明
1、如需更改数据或地址码可通过跳针自行更改
2、通过改变震荡电阻数据与不同主机相配
(2)录码说明
1、确定光栅已处于准备状态(此时蜂鸣器不响,当遮挡光束时,蜂鸣器会鸣响)
2、使报警主机进入录码状态,遮挡光栅相邻两束,此时LED灯亮2秒。说明正发送信号出去。通用于不同主机录码方式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在室外竖直安装光栅,进线下管塞(贴有标签那端有线的管塞)选择在下,密封上管塞得在下。否则会导致雨水沿线进入管内,严重的会引起线路短路。
2.若需要管体的侧面与墙面为90度安装。必须在支架安排完毕后。再旋转管体90度即可。
3.在安排调试完毕后。若管塞的破口出线时。则应在管塞破口处注上玻璃胶。以避免因虫蚁从该出进入线路板。从而影响性能。
4.用户应定期用抹布对红外线透光处清除灰尘。
六、常见故障
现象 | 可能原因 | 矫正方法 |
接入电源 后不工作 | 1、主从杆线路板的电源接线错误 | 1、线路板电源正负极正确接入 |
2、线路过长,主从杆端电压过低 | 2、测量主从杆端电源是否正常 | |
3、接主从杆线路板的电源线故障 | 3、测量线路是否开路或短路 | |
一直处于报警状态蜂鸣器总一直长响 | 1、同步信号RT或GND没接好 | 1、正确连接主从杆的RT或GND |
2、线路过长,从杆端电压过低 | 2、测量从杆端电源是否正常 | |
3、防范距离大于光栅标称距离 | 3、更换合适距离的光栅 | |
4、主从杆的防拆开关有问题 | 4、包主从杆J9合上是否正常 | |
报警输出信号正常防区灯亮 | 1、改光栅防区没窜接线末端电阻 | 1、接上该防区末电阻 |
2、线路过长,信号线的线阻过大 | 2、改用合适的线末电阻 | |
3、接主杆的J1选择不一致 | 3、测量线路是否开路或短路 | |
单束报警 | 4、主从杆的J1选择不一致 | 4、把主从杆J1选择一致 |